近年高考语言表达试题新题迭出,其形式之灵活之新颖,使得试卷异彩纷呈而活力四射。不管此类题型种类如何繁多,但都围绕一个主旨,即与考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对其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通过对历年考题的梳理分析,我们认为,如下几种题型仍会在2009年高考中有所体现:
一、语序调整或语句补充类
【典型试题】(2008年浙江卷第22题)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奥林匹亚的废墟之美,究竟属于哪种美呢? 。
①因而残垣断壁失去部分的构图,也就容易让人通过想象获得。
②也许废墟和残垣断壁本身就是美,这种美与其整体建筑结构左右对称有关。
③不论是帕台农神庙还是厄瑞克特翁庙,我们推想它失去的部分时,不是依据实感,而是依据这种想象。
④我们的感动,就是看到残缺美的感动。
⑤这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
【思路点拨】解此题必须紧扣设问句,后面排序要由“究竟属于哪种美呢?”来安排:②与①构成因果关系,由①的“想象”联系“推想”,再由③的“这种想象”过渡到⑤“这想象的喜悦”,最后由⑤的“陶醉”到④的“感动”。答案应为:②①③⑤④。
【预测与指要】这类题型是近年高考试题的考查热点之一,在2009年高考中出现的几率极大,主要考查考中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题型变化常有单一的语句排序、镶嵌式语句衔接以及补充语句等。备考时应注意:①通读语句,了解语段中心大意,把握大致层次。②弄清句间关系,尤其是关键句子、关键词语的上下勾连或前后照应作用。③寻找分群归类的角度。
二、因境写(补)文类
【典型试题】(2007年江苏卷第20题)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分别填写适当的句子,作为学校一次迎奥运主题活动主持人的开场白。
甲:2008,我们将迎来一次体育的盛会,
乙:2008,我们将迎来五大洲的宾朋。
合:我们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甲: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
乙: ①
甲:我们有着不同的肤色,
乙: ②
合:但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甲:同一个地球孕育了我们的生命,
乙: ③
合:我们——有着对同一个梦想的追寻。
甲:我们都渴望和平与安宁,
乙: ④
甲:我们珍视友谊和荣誉,
乙: ⑤
甲:让我们的世界更美!
乙:让我们的梦想成真!
合: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让我们迎接奥运圣火在北京点亮。
【思路点拨】此题考查仿句与语言连贯得体。解题时要结合语境整体考虑,前后呼应,避免语意重复或者不连贯。
【预测与指要】此题很好地体现了“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一大语文观,非常具有时代感和生活气息,有助于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与语文素养,且区分度好,是命题人非常看好的题型。
解答这类试题时应注意:①加强审题。试题中往往要求“根据所给材料”“紧扣主题”“紧扣画面”“以晚会主持人的身份”“针对这种现象”“根据语境”等来写一段话,这些“材料”“现象”“语境”等所提供的情景情境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只有通过仔细审读,把握情景情境特点,找准方向,方能准确完整作答。②调动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合情合理地联想想象,并加以发挥。细节上要注意交际环境,如时间、地点、话题,有关对象的身份、职业、地位、教养、性格,以及对象间的关系等因素,然后运用自身储备的古今中外、经史子集、天文地理、为人处世等等方面的文化常识加以发挥。③把握语体,准确用语。
2009年高考语言表达题命题预测及备考指要 来自:三、图(表)文转换类
【典型试题】(2008年北京卷第21题)
公元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一带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举世震惊。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请为下面一幅图片配写几句话,抒写你的真挚感情。
【要求】紧扣画面,鲜明生动,连贯顺畅,不超过45个字。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首先要审清题意,明确要求。题干信息有“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图片信息有“废墟”“钟表”“14点28分”。将这些信息整合而产生的感想,借助相应修辞手法鲜明生动地表述出来即可。要注意倾注自己的真挚感情。
【预测与指要】这类试题也是命题人比较看好的题型,重点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试题形式主要有描述图画、说明表格内容、揭示图表所反映的较深层次的含义或规律等。备考时应加强审题训练。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仔细审题,才能读懂图表所蕴涵的主要信息,也才能有的放矢地解答试题。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看清图表的标题,准确把握图表的主题。②捕捉图表信息要素,若是图画,要弄清图画中人或物整合形成的特定情景,体察作者所要传达的主题思想及态度与价值观;若是表格,要弄清信息要素之间的数字量化关系。③透过现象挖掘图表所蕴涵的道理或规律。
四、赏析评价类
【典型试题】(2008年湖北卷第20题)
下面是鲁迅小说《药》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40字。
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 2017年高考语言表达题命题预测及备考指要
- › 2017话题作文思路开拓方法
- › 2017年高考五十四个话题写作点拨 一
- › 2017年高考五十四个话题写作点拨二
- › 2017年高考五十四个话题写作点拨 三
- › 2017年高考五十四个话题写作点拨 四
- › 2017年高考五十四个话题写作点拨 五
- › 2017年高考五十四个话题写作点拨 六
- › 2017高分作文是这样练成的
- › 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十八)
- › 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十七)
- › 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十六)
- › 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十五)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高考语言表达题命题预测及备考指要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高考语言表达题命题预测及备考指要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高考语言表达题命题预测及备考指要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高考语言表达题命题预测及备考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