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作文网写作指导写作基础2017中考考点梳理八:诗文默写» 正文

2017中考考点梳理八:诗文默写

[05-16 16:21:47]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写作基础   阅读:8624
概要: 概要: 专家解读考点:古诗文名句默写是中考语文命题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人对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记诵的情况,不仅反映一个人的阅读水平,而且还反映一个人的学识修养。2008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在古诗文名句默写方面涉及到的考点有:①默写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名句;②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③背诵默写教材中的经典课文或精彩段落;④记诵比较熟悉的课外古诗文名句。考查的内容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一般为课内篇目。题型分析:2008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中的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①填空默写题:给出诗、词、文的上句或下句并注明篇名,要求默写出与之相对应的诗、词或文中名句;提供具体的情境并注明篇名,要求默写出与之相一致的诗、词或文中名句;给出诗题和诗人,要求默写出全诗;按照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根据具体语境补写古诗文名句;在田字格中端正地默写名句或对联。②读图默写题:选择与插图相对应的诗文名句。③选做默写题:在特定的语境或给出的题数中按规定题数任选默写;规定前几个必做,后几个选做;规定前几个选做,后几个必做;全做给出的题数,按正
2017中考考点梳理八:诗文默写,标签: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写作基础知识,http://www.kuaixue5.com

  专家解读考点:

  古诗文名句默写是中考语文命题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人对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记诵的情况,不仅反映一个人的阅读水平,而且还反映一个人的学识修养。2008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在古诗文名句默写方面涉及到的考点有:①默写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名句;②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③背诵默写教材中的经典课文或精彩段落;④记诵比较熟悉的课外古诗文名句。考查的内容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一般为课内篇目。

  题型分析:2008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中的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①填空默写题:给出诗、词、文的上句或下句并注明篇名,要求默写出与之相对应的诗、词或文中名句;提供具体的情境并注明篇名,要求默写出与之相一致的诗、词或文中名句;给出诗题和诗人,要求默写出全诗;按照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根据具体语境补写古诗文名句;在田字格中端正地默写名句或对联。②读图默写题:选择与插图相对应的诗文名句。③选做默写题:在特定的语境或给出的题数中按规定题数任选默写;规定前几个必做,后几个选做;规定前几个选做,后几个必做;全做给出的题数,按正确的规定题数计分。

  解题方略:诗文默写试题重在考查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和默写诗文的能力。解答诗文默写题,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弄清楚具体题型的要求,按要求默写;第四是记清楚诗文名句的关键字词,默写诗文名句尤须注意不能写错字。

  典型例题透视:

  例 古诗文名句默写((1)~(4)题必做,(5)(6)题任选一题)。

  (1)国破山河在    ,    。(杜甫《春望》)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

  (4)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     ,    ”表达了他心系天下、先忧后乐的情怀。

  (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的千古名句是:    ,    。

  (2008年浙江湖州市中考试题)

  答案:(1)城春草木深 (2)沉舟侧畔千帆过 (3)只有香如故 (4)雪拥蓝关马不前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透视:这是一道选做题,共六个小题,前四个必做,后两个选做一个。必做的前四题,八、九年级各两首诗或词,其中有两首选自课外古诗词背诵。后两个选做题诗、文各一篇,均选自学生所学课文。解答这道题,首先要明确必做题和选做题两个不同的要求,其次要利用每个小题题后注明的作者及篇名唤起相应作品的记忆,最后正确填写相应的诗文名句。

  常见失误分析:

  例 按要求填空。(以回答正确的五道题计分)

  (1)一代天骄,    ,    。(毛泽东《沁园春·雪》)

  (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王安石《登飞来峰》)

  (3)    ,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我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    ,    ”来赞美人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5)《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    。

  (6)在古代诗歌史上,“酒”是诗人吟咏的灵感源泉。请你写出古诗词中含有“酒”字的完整的两句:

  ,    。(课内外均可)

  (7)奇文共欣赏,    。(陶渊明《移居》)

  (2008年福建漳州市中考试题)

  答案:(1)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2)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自)缘身在最高层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4)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5)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6)示例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示例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7)疑义相与析

  分析:此题是一道很有创意的选做题,共七个小题。试题并没有规定必做题和选做题各为多少,而是以五个正确的题给分。造成考生此题的失分,是对题干要求没有认真分析,按题序而做,这样造成时间上的紧张。解误方略是先把题目浏览一遍,然后选择不会出错的五个小题先做,其余两个可做可不做。

2009中考考点梳理八:诗文默写 来自:

  能力提升练习:

  Ⅰ中考试题精编

  1.(1)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2)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4)《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早春鸟儿的两句是    ,    。

  (2008年北京市中考试题)

  2.(1)峰峦如聚,    ,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怀古》)

  (2)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3)斯是陋室,    。(《陋室铭》)

  (4)由是感激,    。(《出师表》)

  (5)《桃花源记》中交代源中人来到桃花源原因的句子是:“     ”。

  (2008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3.(1)我寄愁心与明月,    。    ,柳暗花明又一村。

  (2)雨,是古典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请写出古诗词中借雨抒情的两个句子:

  (3)写出与“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的哲理意蕴基本吻合的两句古诗(扣住一句即可):

  (2008年江苏常州市中考试题)

  4.(1)子曰:“见贤思齐焉,    。(《论语》十则)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3)梨花自古就是文人志士所赞扬之物,梨花盛开,洁白如雪。而“     ,    ”两句诗却反其道而行之,将雪比作梨花,富有新意。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写作基础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写作基础知识写作指导 - 写作基础
上一篇:2017中考考点梳理九:名著导读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