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本课在学法指导和学习习惯培养方面注重以下几点的指导教学:
1、用普通话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积累文言词汇。
3、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默读方法。
4、在合作学习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教学流程
㈠谈话导入:古今中外,家境贫寒,但是勤奋好学,终成大器的人屡见不鲜,同学们能举出相关的例子吗?今天我们也来结识这样一个人,看看他是怎样克服艰难困苦、自强不息,成为明代大学士的。
(导语设置的问题非常简单,学生容易跃跃欲试,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和学习课文的热情。)
㈡、出示课件,了解作者,读准生字词。
㈢、诵读,整体感知
1、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学生听读摹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好节奏、揣摩语气及情感。
2、 小组合作,尝试性美读。
3、 教师随意抽一名学生朗读,师生合作评议。
4、 全班齐读。
(这一环节安排一系列的朗读活动,是想引导学生与文本反复对话,整体感知全文,进而背诵课文。)
㈣、合作,疏通文意
1、 参看课文注解,自己边读句子边翻译。
2、 同桌互动,你读我译,我说你听,互相补充。
3、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文中重点字词句,要求学生解释或翻译。学生有疑义的或有错误的地方,教师要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师生合作解决。
4、 要求学生就通假字、“一词多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在文中寻找归纳整理,以此为手段,引导学生积累文言词汇,突出重点。
㈤、变换角色,领会文意
1、假如你就是文中的“藏书者”、“先达”、“同舍生”,试以“我所交往的宋濂”为话题说一段话,有创意地翻译课文,感知文意。(用第一人称来叙述。)
2、假如你就是“宋濂”,请归纳你求学历程中遇到哪些方面的艰难困苦,并说明你是怎样面对和解决的。
(这一环节,主要采用变换角色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创意的翻译课文、理解课文,既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为下面的品读人物,理解主旨作铺垫。)
- 《送东阳马生序》说课比赛稿
- ›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04
- ›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05
- ›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06
- ›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07
- ›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08
- ›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09
- ›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10
- ›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01
- ›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02
- ›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03
- › 《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整理
- ›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稿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送东阳马生序》说课比赛稿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送东阳马生序》说课比赛稿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送东阳马生序》说课比赛稿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送东阳马生序》说课比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