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简答题
1.从参与教学的主体来说,前者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后者是以学生为中心,贬低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从教学的方法看,前者片面强调以灌输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后者则强调学生的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从教学的效果看,前者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但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后者有利于使学生学会发现的技巧,获得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影响了教学质量。
2.(1)由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2)由归纳型教学模式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3)由以“教”为主向着重“学”的教学模式发展;(4)教学模式日益现代化。
3.(1)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进行教学;(2)使学生将原有知识作为掌握新知识的基础;(3)教学中注意理论与实际、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结合;(4)注意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4.(1)教学内容难易适中,适合于自学;(2)对学生的自学要有明确的要求;(3)向学生明示自学和讨论的重点、难点;(4)善于爱护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1)引导性学习目标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能力;(2)教师必须熟悉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等思维过程和一定的认知策略,有较高的引导艺术;(3)建立团结、合作和民主的师生关系;(4)教师要有精深的学科知识;(5)学生要有一定的先行经验储备。
6.人的认识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统一,是理智与情感活动的统一,这就是情境一陶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该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状态下,高效率、高质量地掌握所学内容,并在情感和思想上受到触动和感化。
7.(1)认知阶段;(2)联系阶段;(3)自主阶段。
8.(1)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每次练习提供信息反馈;(2)教师要注重行为技能的原理、程序及关键环节的说明和演示;(3)注意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观摩。
9.(1)概念的定义;(2)概括;(3)推理。
二、案例分析
1.传递—接受式;
2.自学—辅导式;
3.引导—发现式;
4.示范—模仿式;
5.概念获得式;
6.奥苏贝尔式;
7.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三、四、五(略)
Tag:教育学指导,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教育学试题及答案,,教师资格考试 - 教育学指导
- 教师考试教育学教育概论:思考与练习(九)
- › 浙江:2014年4月教师考试-心理学(小学)试题-
- › 浙江:2014年10月教师考试-心理学(小学)试题-
- › 浙江:2014年10月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学试题-
- › 浙江:2014年10月小学教师考试-心理学试题-
- › 浙江:2014年4月小学教师考试-心理学试题-
- › 浙江:2014年4月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学试题-
- › 浙江:2014年4月教师考试
- › 浙江:2014年10月教师考试
- › 浙江:2012年10月教师考试-心理学(中学)试题
- › 浙江:2012年4月教师考试-教育学(幼儿园)试题
- › 浙江:2012年10月教师考试-教育学(幼儿园)试题
- › 浙江:2012年10月教师考试-心理学(幼儿园)试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教师考试教育学教育概论:思考与练习(九)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教师考试教育学教育概论:思考与练习(九)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教师考试教育学教育概论:思考与练习(九)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教师考试教育学教育概论:思考与练习(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