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对于微溶物的处理有三种情况:
①在生成物里有微溶物析出时,微溶物用化学式表示。
①在生成物里有微溶物析出时,微溶物用化学式表示。
②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稀溶液)时,应写成离子的形式。
③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浊液或固态时,应写化学式。如在石灰乳中加入Na2CO3溶液:
Ca(OH)2+CO32-═CaCO3↓+2OH-
(5)操作顺序或反应物相对量不同时离子方程式不同。如:
Ca(OH)2+CO32-═CaCO3↓+2OH-
(5)操作顺序或反应物相对量不同时离子方程式不同。如:
(5)操作顺序或反应物相对量不同时离子方程式不同。如: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border=0>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border=0>
3.检查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的几个原则
⑴必须满足三个守恒原则
①元素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②电荷守恒:方程式左右两边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
③电子守恒(价守恒):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
(2)正确把握与“量”有关的反应原则
①某物质若其阴、阳离子都参加了反应,且都反应完全,则方程式中,该物质阴、阳离子个数比应与化学式中组成一致,
⑴必须满足三个守恒原则
①元素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②电荷守恒:方程式左右两边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
③电子守恒(价守恒):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
(2)正确把握与“量”有关的反应原则
①某物质若其阴、阳离子都参加了反应,且都反应完全,则方程式中,该物质阴、阳离子个数比应与化学式中组成一致,
①元素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②电荷守恒:方程式左右两边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
③电子守恒(价守恒):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
(2)正确把握与“量”有关的反应原则
①某物质若其阴、阳离子都参加了反应,且都反应完全,则方程式中,该物质阴、阳离子个数比应与化学式中组成一致,
②电荷守恒:方程式左右两边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
③电子守恒(价守恒):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
(2)正确把握与“量”有关的反应原则
①某物质若其阴、阳离子都参加了反应,且都反应完全,则方程式中,该物质阴、阳离子个数比应与化学式中组成一致,
③电子守恒(价守恒):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
(2)正确把握与“量”有关的反应原则
①某物质若其阴、阳离子都参加了反应,且都反应完全,则方程式中,该物质阴、阳离子个数比应与化学式中组成一致,
(2)正确把握与“量”有关的反应原则
①某物质若其阴、阳离子都参加了反应,且都反应完全,则方程式中,该物质阴、阳离子个数比应与化学式中组成一致,
①某物质若其阴、阳离子都参加了反应,且都反应完全,则方程式中,该物质阴、阳离子个数比应与化学式中组成一致,
注意:在氢离子、氢阳根、水之前的化学计量数2是不可能省去。
②若反应物之间由于量比不同可发生反应时,必须结合量比书写。如Ca(OH)2与NaHCO3反应,有两种情况:
②若反应物之间由于量比不同可发生反应时,必须结合量比书写。如Ca(OH)2与NaHCO3反应,有两种情况: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border=0>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border=0>
(3)注意反应条件的原则
①溶液酸碱性条件:有些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存在形态不同,如反应产物有碳酸盐时,则碳酸跟与碳酸氢根取决于溶液碱性强弱,强碱溶液中写碳酸根,弱碱溶液中(如CO2过量时)写碳酸氢根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②温度条件:NH4Cl与NaOH溶液反应时,只有在浓溶液且加热条件下,才可写成NH3↑,否则写成NH3·H2O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③浓度条件:如BaCl2溶液与稀的NaHCO3溶液不发生反应,而BaCl2溶液与浓的NaHCO3反应,生成BaCO3↓,
①溶液酸碱性条件:有些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存在形态不同,如反应产物有碳酸盐时,则碳酸跟与碳酸氢根取决于溶液碱性强弱,强碱溶液中写碳酸根,弱碱溶液中(如CO2过量时)写碳酸氢根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②温度条件:NH4Cl与NaOH溶液反应时,只有在浓溶液且加热条件下,才可写成NH3↑,否则写成NH3·H2O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③浓度条件:如BaCl2溶液与稀的NaHCO3溶液不发生反应,而BaCl2溶液与浓的NaHCO3反应,生成BaCO3↓,
②温度条件:NH4Cl与NaOH溶液反应时,只有在浓溶液且加热条件下,才可写成NH3↑,否则写成NH3·H2O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③浓度条件:如BaCl2溶液与稀的NaHCO3溶液不发生反应,而BaCl2溶液与浓的NaHCO3反应,生成BaCO3↓,
③浓度条件:如BaCl2溶液与稀的NaHCO3溶液不发生反应,而BaCl2溶液与浓的NaHCO3反应,生成BaCO3↓,
④注意实验操作条件:如Na2CO3溶液与稀盐酸之间的反应,若将少量的HCl往多量Na2CO3溶液中滴加时:先发生:电离碳酸跟,;后发生: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若将少量Na2CO3往多量HCl中滴加时:碳酸跟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4)必须遵循依据客观实验事实的原则
只有电解质参加的且具备电离条件的反应,才可写出离子方程式。
掌握判断溶液中离子共存的规律
1.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离子便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
(1) 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a2+与碳酸跟-、Ag+与溴离子、Ca2+与硫酸根等不能大量共存。
(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氢阳根、H+与碳酸跟-、碳酸氢根、琉离子、硫酸根等不能大量共存。
(3)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H+与CH3COO-、碳酸跟-、硫酸根等生成弱酸;氢阳根与NH4+、Cu2+、Fe3+等生成弱碱或沉淀;H+与氢阳根生成水,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4)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如Fe3+、NO3-、MnO4-等)与还原性离子(如S2-、Fe2+-等)因在溶液中(特别是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 离子反应专题复习总结(全)
- › 离子反应专题复习总结(全)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离子反应专题复习总结(全)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离子反应专题复习总结(全)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离子反应专题复习总结(全)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离子反应专题复习总结(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