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
①信守承诺(坚守诚信)。在丈夫去世、家境困窘的情况下,受到纸条的她毅然承担起帮助陌生女孩完成学业的重任,替丈夫兑现生前的诺言。(2分)
②坚强。为了供自己的儿子和陌生的女孩读书,她卖掉了房子,多年住在一个“依墙斜拉的低矮的破旧帐篷”里,靠拾破烂维持生计。(2分)
③乐于助人(富有爱心)、不图回报。“她”连续4年以丈夫的名义给女孩汇款,但从未留下具体地址。(2分)
(共6分,意思对即可。务必结合文本,要做到形象与分析对应。)
(3)(6分)
①发现纸条。(1分)在试穿捐赠的衣服时,意外地发现“纸条”。
②试图动用纸条。(1分)女孩上四年级时,爸爸摔断了腿,第一次萌生动用“纸条”的念头;上中学时,家中祸不单行,再次想动用“纸条”,均遭父亲阻拦。
③寄出纸条。(1分)女孩考上大学,父亲含笑离世,万般无奈,她寄出了那张“纸条”。
④寻找纸条主人,得知真相。(1分)女孩大学毕业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去那个陌生的小城,寻找恩人,得知恩人的身份。
(每点1分,分析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4)(8分)
①表面上看“白纸黑字”就是一张写着字的纸条,这是小说的线索。(2分)
②从深层上看,普通的“白纸”上朴实的“黑字”代表着人间大爱,“纸条传达的信息,足以成为抵挡困难的最后屏障”,表达了“爱是一种苦难中的依靠”的主题。(3分)
③“白纸黑字”作为一个成语,更代表着中华民族重承诺、守信用的宝贵品质。虽然丈夫去世,单位破产,她下了岗,“但不能让丈夫昔日白纸黑字的承诺化作一纸谎言”的信念支撑着她完成了超越生命的承诺。这是这篇小说着力突出的主题。(3分)
(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