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目前大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偏离社会良知,导致民族命运被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D.通识教育的推行,能够提升中国大学的国际地位和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宿为人清谨忠实,内刚外和。登第,为扬子尉。县大水,民被溺,令不能救,宿率公私船活数千人。以荐为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通判宣州,囚有杀人者,将抵死,宿疑而讯之,囚惮箠楚不敢言。辟左右复问,久乃云:”旦将之田,县吏缚以赴官,莫知其故。”宿取具狱繙阅,探其本辞,盖妇人与所私者杀其夫,而执平民以告也。
知湖州,前守滕宗谅大兴学校,费钱数十万。宗谅去,通判、僚吏皆疑以为欺,不肯书历。宿诮之曰:”君辈佐滕侯久矣,苟有过,盍不早正?乃阴拱以观,俟其去而非之,岂昔人分谤之意乎?”坐者大惭谢。其后湖学为东南最,宿之力为多。筑石塘百里,捍水患,民号曰胡公塘,而学者为立生祠。
唐介贬岭南,帝遣中使护以往。宿言:”事有不可测,介如不幸道死,陛下受杀直臣之名。”帝悟,追还使者。
泾州卒以折支不时给,出恶言,且欲相扇为乱。既置于法,乃命劾三司吏。三司使包拯护弗遣。宿曰:”泾卒固悖慢,然当给之物,越八十五日而不与,计吏安得为无罪?拯不知自省,公拒制命,纪纲益废矣。”拯惧,立遣吏。
拜枢密副使。曾公亮任雄州,赵滋颛治界河事。宿言于英宗曰:”忧患之来,多藏于隐微,而生于所忽。自滋守边,北人捕鱼伐苇,一切禁绝,由此常与斗争。南北通好六十载,内外无患,近年边遽来上,不过侵诬尺寸,此城砦之吏移文足以辨诘,何至于兴甲兵哉?今搢绅中有耻燕蓟外属者,天时人事未至,而妄意难成之福。愿守两朝法度,以惠养元元,天下幸甚。”宿以老,数乞谢事。治平三年,罢为观文殿学士、知杭州。明年,以太子少师致仕,未拜而薨,年七十二。赠太子太傅,谥曰文恭。
(选自《宋史卷三百一十八·列传第七十七》,有删节)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辟左右复问辟:使……避开
B.苟有过,盍不早正盍:何
C.泾卒固悖慢悖:谬误
D.宿以老,数乞谢事事:事情
9.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宿疑而讯之②拔剑撞而破之
B.①旦将之田,县吏缚以赴官②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C.①泾州卒以折支不时给②歌以赠之
D.①忧患之来,多藏于隐微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宿在担任湖州知府时,一些官员对前任太守花钱大兴学校,待其离任时,又“疑以为欺”,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胡宿毫不留情地进行责备。
B.胡宿在做宣州通判时,有一个将“囚犯”判为死刑的的案件,经过他单独而仔细地审问,终于弄清事情的真相,使这一冤案水落石出。
C.对于“北方”、“捕鱼伐苇”、“侵诬尺寸”引发的争端,胡宿主张“外和”,不必动用军事力量,必要时让地方官员用文书向对方申明即可。
D.在处理泾州卒欲作乱一案中,包拯本不想袒护相关官吏,当面对胡宿义正词严的告白时,包拯就将相关官吏赶走了事,免得授人以柄。 www.kuaixue5.com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23分)
11.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5分)
(1)乃阴拱以观,俟其去而非之,岂昔人分谤之意乎?
译文:
(2)忧患之来,多藏于隐微,而生于所忽。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金陵怀古
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2)颈联锻字炼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其中的两处作简要分析。(4分)
13.默写。(共5分,每小题1分。二选一)
(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蜀道难》中形容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者,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水·凤凰·沈从文
沈从文曾说过:“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受业的学校,可以说永远设在水边。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于我有极大关系。”
的确如此。且不说14岁以前的沈从文是在故乡凤凰小城的一条沱江里泡大的,即便14岁以后到20岁离开湘西去北京“碰运气”以前,他也一直流浪于沅水上下游的各个大小水码头。他最留连忘返的是那里的一条条湿漉漉的河街,最看不厌的是那些水上人的作息,最不能忘情的是这些水上人相吵相骂相爱相谑的言行。
- 四川省宜宾六中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 › 四川省宜宾六中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四川省宜宾六中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四川省宜宾六中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四川省宜宾六中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四川省宜宾六中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