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初中学习初三学习初三化学初三化学辅导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1-5单元)» 正文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1-5单元)

[01-14 00:07:42]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初三化学辅导   阅读:8658
概要: 概要: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3、CH4。6、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www.kuaixue5.com 小结: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元素的种类 ③元素的质量 ④原子的种类 ⑤原子的数目 ⑥原子的质量;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 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 ①分子的数目 ②物质的状态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三.实验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生成大量白烟,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最后水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2、法国化学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1-5单元),标签:九年级化学辅导,http://www.kuaixue5.com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3、CH4。

  6、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www.kuaixue5.com

  小结:在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元素的种类 ③元素的质量 ④原子的种类 ⑤原子的数目 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 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 ①分子的数目 ②物质的状态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三.实验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生成大量白烟,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最后水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

  SO2、CO、NO2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氧气的性质

  1、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2、、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明亮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放出热量(用于发令枪)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用于照明弹等)

  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注意点:预先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高温熔化物落下来炸裂瓶底。

  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气体的实验室制取1、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下图A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下图B发生装置。

  2、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下图C),难或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下图D),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下图E)。O2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下图C),也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下图D); 2、 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KClO3= 2KCl + 3O2 ↑ ,

  ②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K2MnO4 + MnO2 + O2↑

  ③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H2O2= 2H2O+ O2↑

  注意事项:

  用第①②种方法制取时要注意

  a用高锰酸钾药品制取时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未进入导管)

  b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c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d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用第③种方法制取,有长颈漏斗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密闭体系)

  3、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原理:利用N2、 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4、氧气的检验及验满:待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氧气已满)

  5、实验室制取H2 (1)药品:锌粒和稀硫酸 (2)反应原理:Zn + H2SO4 = ZnSO4 + H2↑

  (3)发生装置:固+液 不加热型(上图B) (4)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上图E)或排水法(上图D)

上一页  [1] [2] 


Tag:初三化学辅导九年级化学辅导初中学习 - 初三学习 - 初三化学 - 初三化学辅导
上一篇: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开启化学之门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