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答:
第三首:
精华欲掩料应难,彩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答:
4、香菱要学诗,不拜身边的宝钗为师,却去找黛玉,为什么?
答:
维度B能力提高
通过林黛玉指导香菱学诗,体现了曹雪芹怎样的诗歌创作思想?这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作用?
答:
维度C探究应用
曹氏笔下的诗品与人品
贾宝玉--人品--诗品--诗
林黛玉--人品--诗品--诗
薛宝钗--人品--诗品--诗
史湘云--人品--诗品--诗
贾探春--人品--诗品--诗
贾迎春--人品--诗品--诗
贾惜春--人品--诗品--诗
请你按照这个模式,去重新再读《红楼梦》,然后从中摘抄相关内容,去理解作者塑造的这些人物。 www.kuaixue5.com
参考答案
一、基础字词
(一)重点字识记
jié;yáng;pín;huì;xiè;guān;qìn;zhēng
(二)重点词语掌握
开端;承接上文进一步加以申述;转折,从另一方面论述主题;结束语;意;内容;文辞格律;意为山川灵秀,人物杰出;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地解释;教导人时耐心而不知疲倦;反复思考推求
二、文学知识
悲剧;贾家;曹雪芹;沾;梦阮;雪芹;清;小说
三、课文掌握
(一)文章结构填空
指导读诗;练习写诗
(二)思考回答
1、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的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
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
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
2、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是林黛玉主要的性格,但在本文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位诗人气质的林姑娘,哪里还有什么小性儿,她热情指导香菱,不厌其烦,不顾劳累,显现出了光风霁月般的襟怀。从她给香菱所开的书目来看,她的学识积累又是何等的深厚呵!
富于才情的林黛玉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就是读诗、作诗。文学这片广袤的土地可供她这位寄人篱下、冰清玉洁的孤女自由地翱翔。联想个人的身世,林黛玉对香菱这无父无母的孤儿富有同情,也很有好感。所以当香菱求教于她时,她饶有兴致地承担起老师的责任。她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她简单明确地提出了作诗的要领,使香菱打消了不少顾虑,很快缩短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
3、第一首:比较幼稚,用语直露,把前人咏月习用的词藻堆砌起来,凑泊成篇。最大的问题是,全诗没有表达真情实感,了无新意。诗中所用“月桂”“玉镜”“冰盘”等,词藻陈腐,所以黛玉说“被他缚住了”,即不能从前人的套子中跳出来。
第二首:有所进步了,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渐渐放开了手脚。但“玉盘”“玉栏”等词语仍有陈旧的气息,而且全诗在咏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题,所以黛玉说“这一首过于穿凿了”.
第三首:成功,除首联外,句句都似非写月,但句句与月相关。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尤其是颔联,对仗工稳,言浅意深,堪称精妙。它最大的优点,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这样,诗就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内容的了。
4、这也是合乎小说情理的一笔。宝钗博学多才,诗也写得不错,但她并不看重这个,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且,宝钗生性沉稳,不喜欢太麻烦的琐事,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学诗的。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却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所以香菱才能很快悟入门径,获得成功。黛玉的这种表现,是她性格中另一侧面的反映。从某种角度说,黛玉比宝钗其实更容易相处,也更同情弱者。
- 香菱学诗基础练习及答案
- › 初三语文《香菱学诗》缩写
- › 《香菱学诗》读后感
- › 《香菱学诗》导学案
- › 《香菱学诗》导学案2
- › 《香菱学诗》导学案3
- › 《香菱学诗》说课稿
- › 我寄诗心与明月——《香菱学诗》教学实录
- › 《香菱学诗》“梦中所得”阅读及答案
- › 香菱学诗读后感800字
- › 香菱学诗读后感700字
- › 香菱学诗的启示800字
- › 香菱学诗读后感2016字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香菱学诗基础练习及答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香菱学诗基础练习及答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香菱学诗基础练习及答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香菱学诗基础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