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初中学习初三学习初三语文初三文言文2017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2)» 正文

2017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2)

[05-16 16:08:44]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初三文言文   阅读:8640
概要: 概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卷答案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孟子 告天下》, 中心论点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阐述了孟子 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的人才观。2.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法家拂士 和 敌国外患 。 (用课文词语回答)3.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4.本文第一段以 排比 的修辞手法列举 历史上的六个著名人物的事实 论据,证明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二段在论述这一道理时,指出这种磨难有思想方面的,有肉体 方面的,也有生活方面的,还有行为 方面的,从而使论证的内涵大大丰富了。5.第三段从 正反 两方面,论证 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 ,先说“人”,论述 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 的道理,再说“国”论述 国无忧患易遭灭亡 的道理上一页 [1] [2]
2017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2),标签:九年级文言文,http://www.kuaixue5.com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卷答案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孟子 告天下》, 中心论点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阐述了孟子 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的人才观。

  2.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法家拂士 和 敌国外患 。 (用课文词语回答)

  3.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4.本文第一段以 排比 的修辞手法列举 历史上的六个著名人物的事实 论据,证明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二段在论述这一道理时,指出这种磨难有思想方面的,有肉体 方面的,也有生活方面的,还有行为 方面的,从而使论证的内涵大大丰富了。

  5.第三段从 正反 两方面,论证 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 ,先说“人”,论述 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 的道理,再说“国”论述 国无忧患易遭灭亡 的道理

上一页  [1] [2] 


Tag:初三文言文九年级文言文初中学习 - 初三学习 - 初三语文 - 初三文言文
上一篇:2017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1)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