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课外阅读资料的来源问题,不外乎三个字,就是“订、买、借”,三者之间,“订”的比例最小,占10%,“买”“借”和“买借结合”平分秋色,各占42%和44%,订阅的一般是和中学生的学习有密切关系的,如《学习报》《英语报》《中学生作文指导》等;买和借的大部分是学生兴趣较广的或是跟学习关系十分密切的书籍杂志,而名著之类的买的比例很小,主要的阅读渠道就是借阅,而且借阅的面也不是很广。问及缘由,有几:(1)经济不允许。(2)没必要。(3)自己买来的不如借来的看得快。(4)反正没时间看也看不懂。(5)同学间互相借着看谁也不吃亏。只此可见,学生有阅读的要求,更有经济头脑。
大部分学生阅读凭的是兴趣,或者是老师布置作文或其他作业要求的时候,所以,一般来说,一个学期中途,以被动学习为主,而在假期中,则是以主动学习为主。可知,学生懂得课外阅读对学习是有帮助的,只是没有时间或没有阅读的积极性。
老师和家长对子女或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也大相径庭,从对学生的调查中(这里可能有水分,没直接对家长和老师进行调查)得知,家长对子女的课外阅读,有23人认为家长完全支持,占19%;有18人认为家长反对其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占15%;另有47人家长对此不管,占39%;另外占27%的32人没有发表意见,了解结果,这里主要有二种情况,其一是根本不知家长的态度如何,其二是家长的态度不稳定,有时支持,有时反对,主要视子女的阅读书目而异。老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不如家长明显,一般认为,大多数老师(除语文老师)都不关心学生是否进行课外阅读,也有学生认为,老师即使关心学生的课外阅读,也是与自己所任学科有关,最好多看一些与自己学科有关的课外书,否则,则反对其课外阅读,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
这项调查的结果显示,老师和家长虽然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但都有其较明确的目的性,而作出决定的指挥棒就是“是否对成绩有帮助”,真正以增强学生素质或者照顾他们的兴趣为出发点而鼓励课外阅读的是很少的。
(五)、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对待课外阅读的问题上,本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学生自己来说说独到的见解和主张,并指出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但是,大部分同学对此却不知所云。少数同学献了计策,归纳不外乎以下几点:(1)老师统一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2)联系课内知识,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3)统一安排课外阅读的内容。(4)统一指导做课外阅读的摘记。由此种种,使我强烈地感到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渴求,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学生在课外阅读诸多方面的无奈,从而也激起了我对学生课外阅读问题的思索。
三、调查后的建议
课外阅读无疑是重要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的:“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他的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课外阅读是开拓学生视野,开阔学生思路的一条重要途径。从阅读热情和重视课外阅读,语文成绩也相对较好的学生的个例中,我们也明显地感觉到了他们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只是苦于没有太多的时间放在上面,因此虽有对重要性的认识,却不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然而作为一个教师,我们也必须让学生明白,妥善处理好基础课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的问题。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责任因势利导地做好引导工作,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指导他们合理地安排好阅读时间,敦促他们挑选好合理的阅读材料,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还应该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走出来,有意识地把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做学生课外阅读的知心人,善于和学生交流,摸准他们的脉搏,走在他们阅读的前面,使学生的课外阅读真正地为学习服务。
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虽然健康的课外读物的阅读益于身心发展和思想、审美等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而作为一个中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仍然是其主要任务,课外阅读只是一种课堂学习的有力补充。所以,中学生必须摆正主从位置,以便于合理安排时间。
Tag: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 关于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
- › 关于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关于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关于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关于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关于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