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公文写作工作报告调查报告2017年新农村调查报告» 正文

2017年新农村调查报告

[05-16 16:15:13]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调查报告   阅读:8932
概要: 概要:同样的情况也体现在与收入相对应的支出上。所有被调查村庄中,集体支出在1~5万之间的频率最高,为31.1%。其中,东部有61%的村庄支出在20万以上,而中部和西部村庄分别只有11.7%和5.6%。东部有三成村庄的支出超过50万,而中、西部只有不到1%和3%,差异明显。 大量的村集体支出用在了公共建设和管理费用上。其中,前者占去了42.5%的比重,中西部地区支出的比例都超过了50%,管理费用则占20%~30%。 管理费用中又以村组干部工资占比最重,达61.7%。平均每个行政村有村干部5.41人,干群比例为1:331。调查村村干部年平均工资为8714元。东部地区村干部年均工资是西部的7.21倍,是中部的6.27倍。最低的陕西省仅为1051.85元,最高的上海市为34431.41元,后者是前者的32.73倍(见图1)。 令人吃惊的是,调查村庄中有32.9%的村庄资不抵债,也即净资产小于零。净资产处于-10~0万元之间村庄比例为21.9%,处于0~10万元、10~50万元、50~100万元、>100万元的村庄比例分别为18%,16.8%、7.2
2017年新农村调查报告,标签: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http://www.kuaixue5.com

  同样的情况也体现在与收入相对应的支出上。所有被调查村庄中,集体支出在1~5万之间的频率最高,为31.1%。其中,东部有61%的村庄支出在20万以上,而中部和西部村庄分别只有11.7%和5.6%。东部有三成村庄的支出超过50万,而中、西部只有不到1%和3%,差异明显。  

  大量的村集体支出用在了公共建设和管理费用上。其中,前者占去了42.5%的比重,中西部地区支出的比例都超过了50%,管理费用则占20%~30%。  


    管理费用中又以村组干部工资占比最重,达61.7%。平均每个行政村有村干部5.41人,干群比例为1:331。调查村村干部年平均工资为8714元。东部地区村干部年均工资是西部的7.21倍,是中部的6.27倍。最低的陕西省仅为1051.85元,最高的上海市为34431.41元,后者是前者的32.73倍(见图1)。     

  令人吃惊的是,调查村庄中有32.9%的村庄资不抵债,也即净资产小于零。净资产处于-10~0万元之间村庄比例为21.9%,处于0~10万元、10~50万元、50~100万元、>100万元的村庄比例分别为18%,16.8%、7.2%和25.1%。    

  从负债资金的使用结构看,1710个村庄回答了村庄负债使用的问题,村庄负债资金最主要的用途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东部地区负债资金用于办企业的比重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负债资金用于教育支出的比重很高。中部地区村庄负债用于支付干部工资和上缴税费的比重最高,分别达到了16.21%和7.86%。    

  在调查中,东部地区村干部更多的认为要靠招商引资、出租集体资产或集体土地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比例分别占74.5%和81.1%,分别比中部和西部地区村庄高16.5%、37.5%和12.7%、30%,这也反映了东部地区村干部对招商引资并出租集体资产或土地更大的认可度和现实可行性。中部和西部地区村干部更倾向于争取上级下拨或补贴,比例为88.4%和75.4%,比东部分别高出20.4%和7.4%,表明在一定程度上中西部村庄对政府的依赖性。   

  农民收入差距悬殊,增收困难    

  (一)地区之间农民收入差距悬殊    

  调查村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达到了3823元,高于20xx年全国的平均水平。从收入分组情况来看,收入水平在2000~2999元的村庄比重最高,达22.01%,近—半的村庄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3000元。    
  分地区来看,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的人均纯收入都远低于东部地区,分别是东部地区人均收入的47.14%和33.09%。贵州安顺市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只有997元,不到全国水平的1/3。而东部的苏州市,农民人均收入为8797元,超过全国水平的2倍,是安顺的8倍。    

  (二)农资价格过高、缺乏资金与技术制约农民增收    

  农资价格偏高是农民增收难的最突出原因。表3反映了2491份村庄有效问卷中农民对增收困难的原因选择情况,排在首位是农资价格过高,选择此项的村庄比例接近70%,也是所有原因中唯一超过半数的选项。选择缺乏资金与缺乏技术两项的比例接近50%,分别排第二和第三。交通不便和外出打工不容易,在众多原因中分别排在倒数第三和第二位。这反映出,近几年国家大力改善农村交通问题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农民外出打工的途径比较多。    

  此次调查的村庄中,有47.3%的村庄认为当地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是“缺乏资金”,说明很多农户都有很强的资金融入需要。近年来,随着农村信用社各项改革的推进,各地信用社广泛评定信用户,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有了明显的缓解。从此次调查的情况看,48.3%村庄都反映信用社在当地开展了小额联保贷款业务,各村内信用户的数量占村总户数比重的平均值达到了35.79%。但60%以上的村庄都认为,目前农户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仍然很困难,各村庄获得过信用社贷款农户比重平均值仅为18.86%,仍有大部分的农户不能获得信用社贷款,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依然还很严峻。    

  从表4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农户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获得情况好于中部和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最为严重。西部地区信用社小额贷款和扶贫贷款的推动力度很大,评定的信用户比重均值达到38.37%,因而农户从信用社获得贷款最为容易,而且农户的资金需求也更主要是通过信用社解决。东部地区有更大比重的村庄农户的资金问题是通过私人借款解决的,这与东部地区私人收入比较高、非正规信贷市场发达是相关的。  

  农户贷款难的问题还体现在“所期望的贷款规模不能获得满足”。特别是在东部地区,虽然小额贷款比较容易从信用社获得,但小额贷款不能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而且与其资金规模所能贷款的贡献相比,信用社小额贷款的交易成本太高,这是东部地区更多依靠私人借款的主要原因。而中部地区虽然信用社评定信用户的比重最高,但农户实际的贷款获得率却很低。   

  从平均的贷款规模来看,因为东部地区资金需求规模大,而且金融机构相对实力也比较强,小额贷款的平均规模比较大(12404元),大部分村庄信用社小额贷款的平均规模都超过了万元。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信用社小额贷款的平均规模比较小,特别是中部地区小额贷款的平均规模仅为2935.23元。这说明中部地区所受的正规信贷约束最为强烈,不仅受到信贷门槛的约束,而且信贷规模的约束也非常严重。  

  村民上访多因土地问题,土地权益亟需保障    

  土地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土地问题也是农村中矛盾频发的一个焦点,其中尤以土地征用问题比较突出。对2749个村庄的统计结果显示,有村民上访村庄的比例为28.9%。分地区看,东部发生上访的比例最高,为32.5%,西部次之,为27.6%,中部最低为24.8%。表5列出了上访所反映各种问题所占的比例。   

  农村土地归农村集体所有,这是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制度和政策,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下来。但调查显示,有1/5的村干部认为土地归国家所有,4.1%的村干部对这一问题说不清楚,8.1%的村干部认为归农民个人所有,认为归村民集体所有仅占66.1%。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上一篇:2017年雪灾调查报告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