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uaixue5.com
(一)围绕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
提升机关效能,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必须切实解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认识问题。要把强化各级领导的优化发展环境意识作为重中之重,在全县干部群众中树立“抓环境就是抓机遇,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观念。
1、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以规范权力作为切入点,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和中层骨干作风建设,加大效能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力度,增强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
2、树立争先有为的意识。各部门都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的内涵,认真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准自己的差距,盯住追赶的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着力在争先进位上下功夫。
3、树立开拓创新意识。要突破墨守成规的思想,勇于去闯,勇于去开拓,始终保持思想上的活力,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4、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树立为人民群众创政绩的观念,勇于摒弃一切私心杂念,树立服务、服从经济发展的大局观,摈弃狭隘的部门利益,尽快形成一切着眼于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用发展创建事业的良好氛围。
(二)围绕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
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关键是要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在治庸、简政、增速、提效上狠下功夫,坚决打破利益部门化,解决“中梗阻”问题,努力提升机关行政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
1、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要从加强效能建设入手,整合部门职能、明确工作职责,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工作程序。进一步完善“一条龙”服务制度,全面推进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离岗告示制等,解决办事拖沓的问题,养成立说立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2、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按照《行政许可法》要求,进一步对各种行政审批项目特别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严格核定审批内容和范围、审批条件和程序,最大限度减少审批事项,该放的权力主动地放,该减的程序果断地减,该降的门槛坚决地降。
3、积极推进政务公开。要把政务公开作为政府施政、部门行政的一项基本制度加以完善、推进。一是实行“阳光作业”。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办理结果,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除了一些必需的检查外,一律不准进企业检查或收费,规范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的管理行为,为行政行为戴上“紧箍咒”。二是实行“阳光监管”。大力推行“政风行风热线”和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对政府部门的测评制度和投诉举报制度,畅通监督渠道。
4、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以改进作风为重点,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收费,促进有审批权限的部门和垄断行业进一步减少收费项目。杜绝重复收费、只收费不服务,检查和收费随意处置等现象的发生。合理划分执法权限,切实解决多头、多层执法问题,扭转办事拖拉、互相扯皮等现象。
5、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强化县行政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功能,做到凡是与社会生产和群众生活相关联的行政审批项目要全部进入中心办理;凡是进入中心的部门必须确保办事窗口人员到位、项目到位、授权到位、服务到位,切实解决审批项目应进未进、进“瘦”留“肥”、体外循环“两头跑”问题。开通行政服务绿色通道,推行并联审批,为企业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务。
(三)围绕深化源头治理,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
1、大力建设“信用城市”。严格兑现各部门对社会的承诺,落实企业优惠政策,以维护政府威信和公信力,确保大项目、大企业和外商投资在我县进得来、留得住。
2、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治安工作,切实增强投资者和企业经营者的安全感,营造安全文明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扰乱经济发展环境的,强买强卖、欺行霸市、敲诈勒索等不法行为,真正为企业创造宽松环境。
3、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破除行业和部门垄断,坚持依法打假、冒、伪、劣产品和欺行霸市、坑蒙拐骗等不法行为,创建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
(四)围绕深化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法治环境
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打造安全、严明的法治环境是基础。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依法行政和从严治政是最重要、最根本的软环境。
1、“铁石心肠”整治“衙门”作风。一是要整治效率低下的问题。凡有时限要求的事项,必须在时限内办结;二是要整治推诿扯皮问题。职责内的事项马上办、职责外的事项领着办、需要多部门办的事项协同办;三是要整治态度不正问题。着力做到“掌握情况主动办、跟踪服务及时办、找上门来抓紧办、克服困难想法办”。
2、“铁的手腕”和“铁的纪律”治理“四乱”行为。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乱检查等“四乱”行为,狠下决心,谁破坏环境就查处谁。严禁收取行政事业性费用搭车收取其他费用;严禁以创收为目的的“自费执法”行为;不准利用工作关系向企业要赞助、摊派费用和安插人员;不准随意举办各类培训班;严格实行入企检查许可证制度,执法单位到企业检查,不经相关部门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到企业乱检查、乱收费。
3、“铁面无私”执行制度。充分运用纪律和组织手段,加大对破坏投资环境单位和个人的监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下狠手、行重典,毫不留情。切实发挥整治经济环境投诉中心的作用,建立起快接、快处的快速反应机制,着力构建覆盖全县的投诉受理网络,认真接待、及时处理信访投诉,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
(五)围绕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着眼长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关键在于构建畅通有序的诉求受理机制、层面严密的效能监管机制、方位齐全的绩效考评机制、公正透明的奖惩保障机制。
1、建立健全制度。围绕开拓创新、转变职能、从严管理的要求,把建章立制、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作为效能建设的核心内容,认真梳理现行规章制度,尽快做到“三定”:一是定制度,健全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二是定标准,对各项工作的时限、质量、目标等提出明确标准和要求;三是定措施,制订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保障措施,形成科学的落实机制,保证各项制度、程序、标准的全面落实。
- 县政府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 › 县政府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 › 某县政府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县政府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县政府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县政府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县政府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