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健全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是基础。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讲求实效”的原则,建议各级财政适当安排专项规划经费,由省水利厅牵头,有关部门配合,以县(市、区)为单元,自下而上编制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逐级审核汇总,形成全省农田水利建设总体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出发,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努力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性,使农田水利设施的功能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批准的规划应作为各级各部门审核申报项目和安排政府补助资金的依据。各县(市、区)在编制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时,要充分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作用,坚持农民群众参与的原则,认真听取农民群众、农村基层组织的意见,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四)健全水利建设管理机制。开展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要根据工程建设规模和受益范围的大小,实行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原则上村内工程由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建设,乡镇范围的跨村工程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建设,县(市、区)域范围内的跨乡(镇)工程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建设。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中坚作用,建立有效的用水户协会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确定协会建设主体、项目法人的地位,将国家补助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交给协会建设与管理,充分调动协会积极性。建设项目要实行公示制度,采取招投标和项目评估等办法,确保工程质量,保证项目效益。政府部门要研究建立农业灌溉水费财政补偿机制,建立水利工程良性投入、运行和管理机制。政府补助资金要根据工程性质、农民在限额内筹资筹劳情况,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民办公助等办法,实行筹补结合、多筹多补,主要用于项目建设的材料费、设备费及机械作业费等补助。要建立健全农村水利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切实规范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的管理。要建立经常性农村水利项目资金专项检查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
(五)健全农村水利组织领导机制。各级政府要将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农田水利规划,明确年度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抓好项目实施,加强检查督促;乡(镇)人民政府和村级组织要利用农闲时节,深入发动群众,组织出资出劳,抓好项目实施;基层农村水利人员要深入建设现场,搞好技术服务。对自愿投资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社会团体、企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给予积极支持、充分肯定和必要的精神鼓励;政府、部门、社会、农民要齐抓共建、加大投入,逐步建立“政府引导、民办公助,县乡发动、村社组织,自力更生、群策群力”广泛深入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长效机制。建议并倡导各级政府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统筹协调,以整合现有的各项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形成部门合力,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六)建设农村水利服务组织体系。农村水利工作量大面广工作任务繁重,且技术性强,建设一支坚强有力、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基层水利服务队伍是建设现代新型农村水利的基础。要稳步推进乡镇水利站改革,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合理核定水利站人员编制,明确工作任务,落实管理经费,认真履行公益性服务职能。尽快理顺水利工作站的隶属关系,针对不同区域水利建设管理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特点,合理确定管理体制,努力争取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要优化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建立和完善用人机制,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并采取短训、轮训、委培、脱产学习等多种形式,帮助基层水利管理人员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要认真落实基层水管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切实解决他们学习、晋级晋升、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具体问题,充分调动基层水利人的各种积极性。此外,要做好农民水利技术员的选聘及培训工作。
Tag:调研报告,市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怎么写,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 水利局新农村建设推进调研报告
- › 水利局新农村建设推进调研报告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水利局新农村建设推进调研报告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水利局新农村建设推进调研报告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水利局新农村建设推进调研报告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水利局新农村建设推进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