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公文写作工作报告调研报告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矿区安全管理体系调研报告» 正文

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矿区安全管理体系调研报告

[10-18 22:35:41]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调研报告   阅读:8281
概要: 概要:事故多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有深层次的原因、有浅层次的原因,有历史的原因、有发展中的原因。概括讲有以下几条:第一,国家安全生产法规体系不够健全,还有不少法规标准由于没有及时修订、补充,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且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差。第二,经济增长方式落后,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高排放,低回报,低收益,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依靠人的素质提高上来。我国用了全世界31%的煤炭,29%的钢材,8%的石油,45%的水泥,才创造了全世界4%的gdp,数字反差太大,因此造成了能源、原材料紧张,煤电油运绷得很紧。当然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安全稳定好转需要有个过程,经济增长方式短时间内能够转变需要时间。第三,我国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国家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不足,而且在短(!)期内要迅速改善各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低、工作环境差和职工素质低等状况也是不现实的。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基础薄弱,多年来投入强度不够,在整体水平上和重大关键技术方面远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工作发展的需要,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更为显著。仅国有煤矿不完全统计就有505亿的安全欠帐,煤矿大概有三分之一的设备要淘汰
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矿区安全管理体系调研报告,标签:市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怎么写,http://www.kuaixue5.com

  事故多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有深层次的原因、有浅层次的原因,有历史的原因、有发展中的原因。概括讲有以下几条:

  第一,国家安全生产法规体系不够健全,还有不少法规标准由于没有及时修订、补充,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且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差。

  第二,经济增长方式落后,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高排放,低回报,低收益,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依靠人的素质提高上来。我国用了全世界31%的煤炭,29%的钢材,8%的石油,45%的水泥,才创造了全世界4%的gdp,数字反差太大,因此造成了能源、原材料紧张,煤电油运绷得很紧。当然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安全稳定好转需要有个过程,经济增长方式短时间内能够转变需要时间。

  第三,我国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国家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不足,而且在短(!)期内要迅速改善各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低、工作环境差和职工素质低等状况也是不现实的。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基础薄弱,多年来投入强度不够,在整体水平上和重大关键技术方面远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工作发展的需要,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更为显著。仅国有煤矿不完全统计就有505亿的安全欠帐,煤矿大概有三分之一的设备要淘汰。对煤矿建设的投入也不足。国家需要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优先考虑全体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并使事故与危害的风险不超过国家与社会的承受力,抓紧制定优先发展战略,协调发展。

  第四,行业管理弱化,企业管理滑坡。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初期,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这些年行业管理没有跟上去,有些行业的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多年没修改;行业的重大技术攻关也有空缺。比如,煤矿瓦斯形成的机理、瓦斯防治手段、治理奥灰水患等许多环节没有解决。

  第五,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形成了高危行业员工素质的差距。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和必然趋势,是大方向。我们现在城镇化率45.5%,但已经有1.3亿农民转向城市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更多的是进入了矿山和建筑行业。到20xx年城市化率提高到50%,还将有1亿农民等着转移。他们主要服务于矿山、建筑、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苦、累、脏、险行业,文化素质较低,专业技能不熟,培训又不及时,与其他部门相比,形成素质上的差距。

  第六,我国煤矿地质条件相对较差。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甚至和发展中的产煤国家比先天不足。美国露天开采的煤矿超过一半,而我国露天矿较少,井工矿占95%。我国高瓦斯突出矿占46%,煤层容易自燃的占一半,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我国是百年产煤大国,现在煤矿矿井的平均深度是420米,全国煤矿开采深度还在以平均每年20米推进,我们的煤矿工人为此付出更多的劳动和艰辛。

  第七,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不顺,监察力量不足。部门利益导致管理部门职能交叉,很难发挥国家在职业安全卫生领域统筹规划和监督管理的功能。同时,监管监察人力、物力、财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不足,制约了安全生产局面的改善。这种状况既不符合中国科学发展现状,也不宜于与国际接轨。

  通过对这些情况和现状的了解,充分反映出安全生产领域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问题,也反映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从面临新挑战、新要求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长期性

  1、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挑战。

  第一,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面临挑战。改革开放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于计划经济的管理办法,改革开放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推进,行业管理逐步弱化,许多企业缺乏应有的约束和监督。新的管理机构也很难在短期内建立起一套有效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和办法,仅靠过去使用的下发文件、开会布置和评比检查的方法与模式管安全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形势下,企业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效益与发展是最优先考虑的问题,这就形成了单一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片面思维。企业往往会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安全生产投入,甚至冒着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风险强行生产。表面上看,市场竞争风险远大于安全生产的风险值,片面追求利润诱导企业负责人急功近利,忽视劳动安全卫生对企业发展所具有的潜在和长远利益。在某些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和一些私营企业,这种情况就更为严重。从深层次上看,这种做法恰恰是违背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行为。从经济效益上看,伤亡事故、资源浪费造成的损失已远远大于企业的长期效益。

  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已变为劳动合同关系,经济利益成为他们之间的主要联系。作为联系工人纽带——工会的作用在有些地方和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削弱,在许多非公有制成分企业中目前根本就没有工会组织,劳动者在劳动安全问题上的要求与呼声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反映,“群众监督”很难有效实现。

  第二,经济高速发展与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矛盾更加尖锐。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经济曾出现“过热”的现象,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集中表现在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其进步远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是造成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和特大事故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国民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实现软着陆后,经济增长过热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有所缓解,但经济发展速度与安全生产基础建设之间的矛盾仍未解决。也就是说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对安全生产基础设施投入形成比较明显的反差;企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的状况一时难以改变;大量重特大事故隐患没有得到有效评估与治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落后,干部职工安全意识薄弱,培训教育不足;安全监管监察作风不实,工作了细;安全文化基础差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其差距与矛盾将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而日益尖锐。近期我国发生了一系列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进一步证实和暴露出上述问题的严重性。

  第三,西部大开发中的安全生产问题将日益突出。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安全意识差,安全生产基础更加薄弱,在事故预防和隐患治理方面欠账更为严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地方经济建设除侧重在基础和能源等领域方面优先发展外,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而这些领域往往是投资低、见效快,但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易被忽视。可以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规模增加和速度加快,安全生产的问题会日益突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调研报告市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怎么写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上一篇:农村复员退伍军人社保问题调研报告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