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uaixue5.com
褐土的主要问题是;干旱,有机质缺乏,氮、磷不足,水土流失严重等。因此.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是褐土利用改良的重要环节;深拼施肥、用养结合,是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
3、盐碱土
盐碱七纲的共同特点是,土壤盐分累积和碱化程度达到引起土壤理化性质和剖面形的改变.作物不能生长。该土纲包括两个亚纲,即盐土亚纲和碱土亚纲;三个土类,即:、滨海盐上、碱土。
盐碱土的形成条件:年均气温1一13℃,年降雨量350一700毫米.干燥度1.5—2.5。气候干旱.年蒸发量几倍于年降水量.干湿季明显、地下水季节性升降。地形多为冲积平原的扇缘低地,河旁洼地,河流放道的浅平箔状洼地、碟型洼地.洼淀周围、湖泊周边等。地下水埋深1—2米,矿化度7—10克/升。
母质多为沙壤质、壤质河流冲积淤积物。
68
植被稀疏,仅有柽柳、碱蓬、盐篙、茶子棵等盐生植物和强耐盐性植物生长其上:
盐土土层比较深厚。地表常有厚0.5—2.0厘米的盐结皮;表层 1一20厘米的盐分主要为氯化物和硫酸盐,全盐含量>1%;向底层逐渐减少。心底上层有锈色斑纹。
主要类型:秦皇岛属滨海盐土,是在海水影响下发育的盐土,在河北省共有304.9521万亩.占全省土壤面积的23%。
河北省滨海盐土沿渤海湾呈带状分布。此分布带,秦皇岛、吕黎、里;唐海、丰南、黄骅等地较宽,约20一40公里。
滨海盐土形成条件:滨海平原和潮间带,地势低平,海拔多在o.5—3.5米之间。渤海湾是中生代和新生代沉降形成的盆地、基底为寒武纪变质岩、由于长期缓慢下沉堆积成陆。第四系厚300一500米,下为河相堆积,上为河、海交互作用的三角洲堆积和海相堆积。由于河流频繁泛滥和改道,土层质地变化较大,有粘壤质、壤粘质及壤质等。
春季干旱,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10.2—12.1C,年平均降水量550—650毫米.干燥度1.5—2.5。滨海平原.径流不畅。
植被覆盖度小.植物种类简单,主要为耐盐耐湿的草本植物。
潮水淹没频率和持续时司.对滨海盐土发育和性态影响显著。
(1)每日受海水淹没地带,地下水埋深约60厘米.矿化度与海水几无区别态极不明显.整个剖面有强烈的潜育化现象。
(2)每年受海水淹没地带距海较远,‘般地势平坦.但也有封闭洼地。平坦地带首先摆脱海水淹没.蒸发时间长.土壤高度盐化.洼地积水时间长.土壤沼泽化过程明显.积水落干又有盐化过程进行。
(3)特大海潮掩没地带距海员远.通常不被海水淹没。这里,平坦地段土壤盐化较互;洼地阑常有降水聚积.雨水成了土壤脱盐的主要因素。
(四)土地资源特点:
从总体上看,全省土地资源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耕地总体质量差。全省现有耕地中,三分之一分布在山区和坝上地区,粮食产量很低,东部黑龙港低的沧州、衡水多属盐碱地,土壤多盐土、滨海盐土,大量生长盐生植物,垦种困难;距海较近地带,土壤含盐量较高,难以发展农业种植。南部邢台、邯郸地区沙荒地、山坡地较多,粮食产量较低。西部太行山区多属旱地、山坡地。灌溉条件差,又称“望田天”,难以粮食自给。北部张、承地区的坝上高原,种植条件差,不适于发展种植业,由于历史上“以粮为纲”开荒垦种,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违背自然规律,造成大面积土壤沙化,全省现有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四分之一。
69
二是沙地后备资源数量很少,全省3347.5万亩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中,多数存在坡度大、土层薄、水资源匮乏等多种障碍因素,土地质量和环境条件差,开发难度大。
三是土地资源紧缺,人地矛盾突出问题将长期存在,对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重大影响。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但也是人口大省,全省人均耕地仅1.525亩。同时,河北省经济尚不够发达,又处在京津周围,今后经济发展将不可避免要占用大量耕地,即使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由于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仍将呈减少趋势。同时,全省耕地质量总体不高,中低产田占75%,干旱缺水严重,大于6度的坡耕地面积占9.5%左右,要想保持全省长期的粮食安全所需的耕地资源,任务相当艰巨。
三、野外实习主要方法
土壤剖面是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它是有土壤发生层(含土壤层次)组成。发生层的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Ph值等理化特性,反映着土壤中物质与能量的积累、迁移、转化情况,是确定土壤类型的依据。因此进行土壤剖面观察是识别土壤、研究土壤的基础工作。
(一)土壤路线调查
1.路线调查选线的原则和方法
路线调查属于概查。由于土壤与成土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因而选线通过各种成土因素的典型地段,就可以见到各种典型土壤类型。
(1)山区土壤路线调查选线:首先要遵循垂直于等高线的原则,使选定路线从山下到山上,能经过不同海拔高度的各种植被、母质类型,以及通过不同的土壤垂直带;还应考虑山体的大小,注意丘陵、浅山、中山和深山之别,以及不同坡向、不同坡度及局部地形对土壤形成发育造成的差别。此外,山区选线最好从河谷起,这样还可看到河流水文、母质与地形等土壤形成的分布的影响。
(2)平原区选线:平原区较山区土壤的变化要简单些,但平原区各种地貌类型、中、小地形的起伏变化、沉积母质类型的变异程度等对土壤发生与分布的影响都很重要。因此,平原区选线同样要遵循垂直于等高线的原则。选线要通过主要的地貌单元、地形部位、母质类型,以便能观察到更多的土壤类型,并掌握土壤有分布规律。如从滨海(滨湖)平原—冲积平原—山麓平原;从河漫滩—高阶地;从洼地—二坡地—岗地。能够观察到各种类型的土壤。
平原区选线还应注意其典型性,即选定的路线要通过实习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地貌类型、地形部位、母质类型的地段。如河流冲积平原要尽量选定在各阶地比较齐全而完整的地段,不应选择某几级阶地缺失,或被侵蚀切割成支离破碎的残存阶地地段。
70
农耕区选线要选定能代表当地主要耕地,不同农业利用类型的土壤调查路线。如通过路线应照顾到水稻田、旱田、特殊经济作物区、各种草场类型等。
2.路线调查选线的间距
假使通过路线调查要完成一定面积范围的土壤图,则选线的间距要根据不同比例尺的精度要求、成土条件和土壤类型的变化复杂性面定。如地势平坦开阔,土壤类型较单一,分布范围较广,则调查路线的间距可大些;相反,如果成土条件、土壤类型复杂多样,面积较小,图斑比较零碎,则调查路线的间距应适当小些。总之,要使调查路线能控制土壤类型分布规律,有利于调查后绘制完成土壤图为原则。
- 实习报告(土壤)
- › 人力资源部实习报告
- › 医学院毕业生假期医院实习报告
- › 大学生假期手机销售的实习报告
- › 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习报告范文
- › 大学生公安机关实习报告
- › 电子信息实习报告
- › 服装店实习报告
- › 报关员实习报告
- › 导购实习报告
- › 日语实习报告
- › 医药销售实习报告
- › 报社实习报告范文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实习报告(土壤)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实习报告(土壤)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实习报告(土壤)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实习报告(土壤)